第一百一十四章 5/6
捞尸人 by 纯洁滴小龙
2025-2-12 18:22
譬如此次,一甲子之期将至,您遣那些鱼外出,妄图灭掉您那三位弟子留于当地的后裔,阻止他们前来供奉血碗。
然正门村已近消亡三百年,即便您最早于五十九年前便完成融合,亦耗费两百余载光阴。
实话说来,当真需时如此之久?”
玉虚子开口道:“自封禁于此,我仅用四十年,便在融合中掌控此妖物,使我之意识凌驾于它。”
“四十年便获成功?照理而言,首个甲子过后,您理应破封而出才是。彼时,您难道无法对外传讯?您那三位初代弟子,总不至于皆已离世吧?即便他们亡故,其第二代后人,亦当铭记您这位师爷。”
此阵法,以六十年为一轮转,只需令那三位弟子及其后人中断下一轮血碗供奉,阵法便会停止运转,不再针对此妖物施加镇压。
换言之,玉虚子有二十年时光可与外界交流,即便无法直接传讯,遣出那些小鱼亦非难事。
玉虚子:“四十年后,那三个逆徒尚在人世,且居于附近。然我传讯与他们时,他们竟以为是妖物假扮于我,对其施以蛊惑。”
“您未曾告知三位弟子您之真实目的?哦,倒也有理,既欲瞒着天道行此不轨之事,自是知晓之人越少越好。
而后呢?既然他们将您这位师父视作妖物,您身为师父,想来亦不会手下留情吧?
似那种鱼,想必亦非首次放出。”
“三个逆徒,多少有些本事,那些鱼出去后,皆被他们自行解决。”
李追远此刻念及那三座山,以及薛、郑、曾三家分处三个民安镇之特殊性。
“如此看来,他们不但化解您放出加害他们之鱼,更以此为鉴,为子孙后代谋篇布局,延续这一甲子一轮回的阵法传承。
我且猜猜,您其间是否有漫长岁月,全然寻不到那三家人之所在?
他们似已搬离此处,早已迁移他方,然每逢一甲子之期,皆有他们的后人携血碗现身,为您的囚徒刑期续上?”
玉虚子沉默不语。
李追远知晓,自己猜中了。
“道长,此乃您之失策。您既欲仅演给天道观看,亦念及日后脱身,怎会安排如此出众的三位弟子,担此重任?”
玉虚子答道:“我来此地时,特意挑选的是自身天资最为低劣平庸的三个弟子。”
此番,换作李追远缄默无言。
玉虚子笑了。
其笑容之中,饱含悲哀、无奈、愤怒、不甘,亦有身为师父这一身份所衍生的些许欣慰。
他看走了眼,本以为带来的是三个愚笨徒弟,彼时想着自己可轻易脱困离去。
却未料到,三个最笨的徒弟竟能厚积薄发、大器晚成。
那三座祖坟为后代托梦之安排,连李追远亦觉新奇。
而将一座民安镇分为三座,三家分处不同民安镇之构想,更令李追远惊叹折服。
若非那三位需留于此封禁妖物,其子孙后辈亦要扎根传承封禁之责,此三家鼎盛之际,当真有资格在玄门阵法界扬名立万,而自己,亦可能于太爷家地下室寻得他们的阵法著作。
此诚为憾事,更为可惜者,他们亦难脱历史周期之律,家族渐趋没落,而这种封闭隐居之家规风格,更是加速了此一衰败进程。
就如薛亮亮,他全然不知自家祖上亦是玄门中人。
否则当初前往江底与白家娘娘会面时,说不定还能论论辈分。
家族传承没落是一方面,全新社会生活模式,亦是一大推动因素。
往昔除天灾人祸外,人口流动率极低,祖祖辈辈确乎定居一地,然如今,三姓家族之中,每家皆有人离此前往大城市发展定居。
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再善,亦难阻时代发展之洪流。
此亦给予玉虚子再度挣脱牢笼之机,且他险些功成。
李追远慨叹道:“实则,那三位,确为您之佳徒。”
“是逆徒。” 玉虚子纠正道,“当时他们灭杀我送出之三条鱼,我不信,他们竟未曾怀疑,是否真乃我,他们的师父,所传讯息。”
“或许他们并不在意,因在他们眼中,他们的师父,是孤身献祭自身封禁妖物的大英雄,他们的师父,早已英勇且伟大地逝去。
而您,又算得什么?”
此时,谭文彬插好最后一根阵旗。
未等谭文彬发信号示警,大鱼身躯陡然腾起,欲越过阻拦者,冲向新布之阵法。
润生瞬间气海全开,手持黄河铲,朝着大鱼腹部狠狠切下。
“噗哧....”
大鱼肚腹被剖开,鱼籽洒落遍地。
阴萌将手中皮鞭甩出,皮鞭顺着刚切开的伤口探入鱼腹,伤口处,旋即涌出大量脓水。
然此等极具杀伤性之攻势,皆被玉虚子无视,它宁可负伤,亦要率先抵达新阵法之前。
谭文彬见状,正欲螳臂当车。
“让开,任它去!”
谭文彬闻言,当即顺势侧身翻滚避开。
大鱼落入阵中。
鱼口中的玉虚子开始催发阵法运转。
润生欲上前阻止,却被李追远先行阻拦:“不必。”
阵法开启,身前结界扭曲变形,大鱼开始拼命向外钻挤,似已近成功边缘。
然就在此刻,外头石头供桌忽现裂痕,一具身着黄色道袍的骷髅,自内起身。
此乃玉虚子本人之尸骸。
只见它行至结界前,高举拳头,朝着这条欲钻出之大鱼,对着大鱼口中的 “自己”,奋力砸下!
“轰!”
整个大阵皆为之轰鸣。
阴阳阵眼,阴阵眼主内,阳阵眼主外。
一拳落下,结界复原,大鱼颓然坠地。
最后一丝希望破灭,意味着它仍需苦等六十年,然问题在于,此妖物已无再撑一甲子之生机。
而那具黄袍骷髅,于维系好阵法后,复归石头供桌内,重新落座,石头供桌闭合,将其封禁,仅留那一点头盖骨如倒扣之碗,显露于桌面之上。
李追远目光,再度投向那条 “小溪”。